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第123章 谁要这些破木头

   张宏城去西双版纳来回的时间超出了艾科长的预计。

   当张宏城回到林业局招待所,本地的泼水节已经结束。

   艾民伟好好请张宏城吃了一顿本地菜,有好几道菜是花花绿绿的蘑菇,味道确实很鲜美。

   做菜的师傅手艺很到位,张宏城吃完了没出现路边的树木、野狗口吐人言之类的诡异场景。

   玉玺林业局给了两个解决方案。

   第一个方案:把那批木头稍微溢价算作对四师林业部门的本期应付账款。

   第二个方案:林业局筹集一批本地木头,立方增加15%,他们负责运输去粤省,然后就没玉玺林业局的事了。

   按照四师林业部的考量,当然是第一种方案更好。

   可张宏城在给上头汇报的时候,却故意加了句话。

   他建议采用第二种办法,只要滇省这边负责运过去,他就有办法把玉玺这边也拉下水。

   韩政委立即指示:干!成功最好,不成功也无所谓!

   玉玺林业局的木材堆场里,其实也有大木头。

   不过这些大木头他们看得严,可供张宏城选的全是一些不那么成材的木头。

   艾科长热情的带着张宏城在转了好几个木材场,张宏城终于在一堆木头前停下了脚步。

   这是一大堆粗细不均、长短不一的木头。

   但木头的截断面纹路却很有特色。

   艾科长带着张宏城在这个场子里转的时候,这堆木头边还站着几个明显不是场内职工的人。

   这几人在看到明显是干部的张宏城和艾科长时,显得有些紧张和局促。

   他们是家具厂的职工,都在羡慕的研究这堆木头。

   可惜他们不敢用这批木头来打造家具,因为明清的时候这种家具太多......。

   张宏城仔细回忆着胖子寄来照片上那种木头的横断面样子,经过反复确认才确定这批木头正是他要的东西。

   “不挑了,就这一批吧!”

   艾科长自然没有不答应的,快刀斩乱麻的把这件事给办了,生怕多耽搁了一会儿,这货就会反悔。

   黄花梨。

   这个年代最不待见的木料之一。

   最起码琼岛黄花梨还被上头列为保护植物,但滇省的黄花梨却直接被打入了尘埃。

   只配用来烧火。

   当张宏城坐上去粤省的火车,他和艾民伟都在偷着乐。

   .......

   五一刚过的花城,热情似火。

   但张宏城却在某栋办公楼前再次吃了闭门羹。

   粤城进入口公司是涉外单位,当然不是那么好进的。

   张宏城也不气馁,一直等到某人下班。

   这个“某人”指的是包绍奎副科长。

   别看人家挂名副科长,但真正的行政级别却比副科长高好几级。

   主要是人家单位的行政级别高。

   看着眼前拦住自己单车的年轻人,包绍奎的脸瞬间黑了下来。

   “你们东北的人办事怎么这么不讲规矩?”

   “我这已经下班了!”

   张宏城笑着一摊手。

   “可您上班也没时候见我啊。”

   包绍奎不耐烦的挥挥手:“你找我也没用,只能是原来的那批木材,否则没有其余的解决办法!”

   其实包绍奎也知道自己的这个要求有些莫名其妙,但他也没办法,因为人家港商的要求就是这么奇怪。

   可他偏偏又不能把港商说出来顶数。

   包绍奎知道东北四师那边已经逐渐上火,搞得他也有些内外不是人。

   人港商的要求这么怪,让四师林业部门搞不懂,就连经人手包绍奎副科长也搞不懂,但胖子却从另一个时空帮张宏城打听得明明白白的。

   国内出口的这批大木头,其实是卖给一些港岛爱国人士用来修缮老宅的。

   但港岛那边的经手人却在其中玩了一个心眼。

   这位叫黄涛禹的商人,之所以那么看重那批大木头,只是因为那批大木头里八成以上都是杵榆!

   什么是杵榆?

   其实说一句话木头界的名言大家就能明白,这位黄先生究竟打的是什么主意。

   “南紫檀北杵榆”。

   没错,这位黄老板之所以支支吾吾的有点蛮不讲理,就是不想让人猜到他的真实目的。

   这批杵榆到了港岛,他只会囤着。

   而送给那些人士修老宅的木头,其实他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根据胖子查到的资料,这件事最后会不了了之。

   这个年月,国内还不太爱惯着某些人。

   张宏城如同一个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的人一般。

   “包科长,要不,您带着客人先看看我带来的这批木头?”

   包绍奎怒目训斥:“谁要你从滇省弄来的这些破木头!让开!”

   看着扬长而去的单车,张宏城脸上的“失落”逐渐消失,一缕笑容显露在嘴角。

   一切都在按照他的计划进行。

   1974年可不比后世,张宏城没那么大的胆子敢去涉外招待所直接去找黄涛禹。

   既然包绍奎科长完全不配合,那还不兴年轻气盛的小干部来点脾气?

   涉外招待所就在粤城进入口公司不远处,两者中间是一块篮球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