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太玄立山中闲事(更新)
二山南北对立,东西山脉连绵起伏,环抱而成,首尾相衔。二山合作一山,逍遥取“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之意,定名“太玄”神山。
太玄神山中央,三千里方圆大小,是二山合抱后形成的沟壑,逍遥将混沌珠取出,作为泉眼,但见滚滚泉水似浪涌,一翻一涌,湖面渐次向上升去,不大会便溢满,形成一大湖。因太玄神山高耸,直冲青天。此湖又生在山中,似悬挂天上一般,故取名为“天池”。
天池内,湖水俱由混沌泉眼衍生,先天灵气充沛,且源源不断产生,氤氲成雾。整个太玄神山,地气蒸腾,天象变幻,气机莫测。
逍遥将十二颗定海神珠打入地底,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布列,定住十二条地脉、水脉之眼。
将十颗定海神珠打入四周山头,按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排阵,再以五行之精凝聚炼化十座宫殿镇压阵眼,分别取名:阏逢宫、旃蒙宫、柔兆宫、强圉宫、著雍宫、屠维宫、上章宫、重光宫、玄黓(yi)宫、昭阳宫。
如此第一重护山阵法天干地支大阵成,以天干地支为护,定四时秩序,明阴阳变迁,蕴养山川灵气,还可为困、杀之阵,入阵如入化外之地,看遍好山好水,历经四时春夏,不觉间消磨精气,一梦十年,堪称杀人于无形。
以日精为主材,赤铜为辅,和之以子母磁铁、红云石、流金沙,炼一座苍梧之宫,落于岱舆神山之顶,面向天池,苍梧之宫穹顶嵌入一颗定海神珠为阵眼。
以月精为主材,紫铜为辅,合之以子母磁铁、青冥石、月流沙,炼一座北冥神宫,落于员峤之中,面向洪荒大陆,北冥神宫顶上悬挂一颗定海神珠为阵眼。
如此第二重护山阵法阴阳聚灵大阵成,以苍梧、北冥二宫为中心,吸收日月星光之灵,先天五行灵气之质,如此太玄神山的灵气越来越充沛,孕育漫山草木精怪,造化神奇。
其实逍遥还布置有第三重防护,即混沌泉眼化作的天池。混沌泉眼勾连地脉,滋养地脉的同时,与北海地脉休戚与共。倘若他日有人打上太玄神山,毁灭太玄神山的同时,要考虑一下破坏整个北海地脉的因果谁能承受。
如此,太玄神山护山阵法天干地支阴阳聚灵大阵成。更妙的的,整个神山依仗聚灵大阵吸收洪荒元气,而太玄神山又凭借混沌天池源源不断地向洪荒反哺先天元气,一吸一吐,犹如呼吸一般,使整个大阵、乃至整个太玄神山都活了起来。
随着太玄神山一呼一吸,丝丝缕缕的天道功德源源不断地垂落,都被逍遥引导注入二十四颗定海神珠和天池。逍遥甚至期待道,不知如此收获功德,千万年之后,天池是否会具备西方八宝功德金池的功能。
且天干地支阴阳聚灵大阵以二十四颗定海神珠为阵眼,随着定海神珠不断吸收天道功德和先天灵气,终有一天,太玄神山演化为洞天福地,继而演化成为一个小世界。
由此可知,拥有混沌泉眼、二十四颗定海神珠和天干地支阴阳聚灵大阵的太玄神山,具有无穷的发展潜力。
太玄山立,逍遥气运陡升。当今之士,比功德、比气运,除了差鸿钧老祖一筹,倒不见有谁能越的过逍遥去。
当小白龙敖顺自海底上岸,看到岱舆、员峤二山变成了如此光景,简直迷了眼。
只见山青叠翠,参天大树婆娑弄影,玉芝灵参红香绿苔。青山万丈接云霄,斗涧莺愁侵地户。得天干地支阴阳聚灵大阵影响,太玄神山不受北海气候影响,四季分明。春来夭桃红灼似喷火,弱柳依依径含烟。夏至雨来苍烟欲滴,月过岚气氤氲。秋时一攒攒、一簇簇黄花吐瑞,一层层、一片片红叶摇风。冬去水晃晃冻冰成玉,雪蒙蒙堆叠银山。仙鹤唳声,振九泉霄汉远;瑞鸾翔处,映五彩云光灿。
逍遥见了敖顺,道:“小白龙,你看本座这道场如何?”
敖顺拱手道:“恭喜上神,此山也只配道尊享有,洪荒恐惟此一家。得此洞天福地,上神定福寿绵长,与洪荒同休。”
逍遥心情舒畅,道:“大善。如今北海海眼被镇压,地脉水脉有灵,近不过千年,远不过万年,北海水质分化,万物衍生,你也可以去寻一处福地开府了。如今就在前山选一宫殿暂居罢。”
敖顺闻言后大喜,知道这是上神完全接纳了自己。
逍遥带着敖顺,一步一步行走在太玄山间,巡视领地。
行至东侧丹崖,见向东视野广阔,极适合朝起颂道,吸霞餐雾之所;向西土地平旷,很适合弟子闻道演练。于是在此处立一云台,台高二丈,势按三才。上分八卦合阴阳,下属九宫定龙虎,作为参禅讲道之用。
行至西侧飞涧,见风景优美,忘之令人心旷神怡,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辙除去。于是在此作飞仙亭,高不倍寻,累不广丈,老松为盖,青石为屏,云从栋生,作为观景望月之处。
逍遥回到苍梧宫,坐上云床,见满山人丁稀少,过于寂寥,便点化一株青松,一株山茶作为随侍童子,取名青书、陆景。
清水池边明月,绿柳堤畔桃花。别是一般清味,凌空几片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