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西游:我在大唐搞娱乐

第1054章 完美演出

   他们一上场整个舞台都震动了,因为那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方队!

   横向十人,纵向十人,雄赳赳气昂昂的上来了一百个仪表堂堂的男人!

   “雾草!怎么突然上来这么多人?”

   “这是要做什么?看着这么多人都眼晕呢!”

   “是啊是啊!又不是打仗,这些人竟然穿着戎装就上台了!”

   “他们这是来比赛吗?怎么看着像是来打仗的!”

   “好声音的比赛越来越悬了,这也太意外了!”

   在观众们的窃窃私语中,这些人以特定的队形站在台上,立定后齐齐的对着观众和导师行礼。

   “各位导师好!各位观众好!我们是唐朝乐队,今天来参加比赛的曲目是《秦王破阵曲》!”

   说完这句话,场上的灯瞬间全亮了,五颜六色的照着他们的身上,与阳刚的气质相映衬,又威风凛凛又杀气腾腾!

   原来是表演《秦王破阵曲》!

   这是一首大唐的宫廷乐舞,最著名的歌舞大曲之一。

   最初用于宴享,后用于祭祀,属武舞类。

   这首歌曲是大唐鼎盛时期的象征,气势不凡。

   而这首歌曲里的秦王,即唐太宗李世民,秦王是他登基前的封号。

   观众们听到介绍之后,真是群情激动!

   李世民从登基以来,做了很多有益于大唐百姓的好事,让老百姓们有吃有穿,没有流离失所的饥民。

   对于一个泱泱大国而言,这就非常的不容易。

   所以,对于李世民,老百姓们很认可,也很敬仰。

   这组选手竟然要演唱歌颂秦王的歌曲,观众们当然开心!

   “雾草!这组选手一定能冲进决赛,就冲他们的选歌吧!”

   “是啊,三界里谁不知道,秦昊跟唐王是好兄弟,若非如此,唐王又怎么会来当导师!”

   “想在比赛中取得胜利,必须好好选歌,看这组选手,就是选对歌了!”

   “还没演唱,气势上和人气上就已经胜出了!”

   此时,音乐声起,选手们变化着队形,开始了表演。

   在他们演唱的时候,有人在弹幕上发了几段介绍性的文字。

   《秦王破阵乐》即《秦王破阵舞》,又名《七德舞》,是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最初的时候,是一首战场上的军歌。

   在公元620年的时候,秦王李世民打败了叛军刘武周,巩固了刚建立的唐政权。

   于是,他的将士们遂以旧曲填入新词,为李世民唱赞歌:"受律辞元---首,相将讨叛臣。咸歌《破阵乐》,共赏太平人。”

   李世民登基后,亲自把这首乐曲编成了舞蹈,再经过宫廷艺术家的加工、整理,成了一个庞大的、富丽堂皇的大型乐舞。

   在原有的曲调中揉进了龟兹的音调,婉转而动听,高昂而且极富号召力。

   同时有大型的宫廷乐队伴奏,大鼓震天响,传声上百里,气势雄浑,感天动地。

   这个歌舞使百官看了都激动不已,兴奋异常。

   在表演这个舞蹈的时候,连外国的宾客都禁不住跟着手舞足蹈。中华民族鼎盛时期的象征,果然气势不凡。

   《秦王破阵乐》在当时的名气很大,甚至传到外国。

   玄奘大师到达印度后,印度戒日王拜见他时就曾问起此曲的事项:

   “师从支0-0那来。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

   9后来,日本遣唐使节粟田正人将这首歌曲带回了日本。

   又过了几年,李世民亲自设计《秦王破阵乐舞图》,据图可知:

   舞队的左面呈圆形,右面呈方形;前面模仿战车,后面摆着队伍,队形展开像簸箕伸出两翼、作成打仗的态势。

   太宗叫吕才按图教授给一百二十八位乐工,经常穿甲持戟练习。此曲即为这场乐舞的主题曲。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第一年——贞观元年正月初三,宴群臣,奏《秦王破阵乐》,这是此曲第一次在这样庄严、隆重的场合中演奏。

   贞观初年,唐太宗诏魏徵等增撰歌词7首,吕才协律度曲,订为《秦王破阵乐》。贞观七年﹐李世民亲制《破阵舞图》,对舞蹈进行加工:左圆、右方,先偏、后伍、鱼丽、鹅贯、箕张、翼舒,交错屈伸,首尾回互,往来刺击,以像战阵之形。舞凡三变,每变为四阵,计十二阵,与歌节相应。令吕才依图教乐工120人﹐披甲持戟﹐执纛演习﹐定名为“七德之舞”。

   凡宴三品以上的官员及“蛮夷酋长”,于玄武门外奏之。

   擂大鼓,声震百里,气壮山河。

   嬯寷 寷。后用马军2000人,引队入场,尤为壮观。

   可是大唐影院的舞台是有限的,当然不能用几千人来演唱。

   只是用一个方队来参加比赛。

   但是配乐阵营的规模很大,足有百人。

   这些人就站在影院的角落里,擂起里震天的大鼓,以助声威。

   当震耳欲聋的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