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71
的游牧民族友好地伸出援手?这要是办不到,到时候会口渴到痛苦不已的人可是自己。这我也敬谢不敏。
「想啊,快给我想啊……敌人的思考逻辑是?」
认为帝国军上当了是敌人的思考逻辑。
也就是说,让我们深信他们会分头进攻的共和国军,所想的将会是「帝国军已集结起来了」这个事实。
这样吗……不对,就是这样没错。
「没错,本队确实是集结起来了。倒不如就反过来利用这个状况。」
谭雅边喃喃自语,边继续假设如果敌方陷入跟我们帝国军直到刚刚为止一样的偏见思考──包围本队的敌军,应该会认为帝国军的部队全都在包围下遭到困住了吧。
当然,基于这种预估,可预期他们应该不会太过重视强力战斗单位从他们的后方发动袭击的可能性。就某种意思上来讲,这也算是一厢情愿的预测吧。只不过在这种状况下,这就人类的心理来看是可以期待的推测。
很好──谭雅大吼一声,只不过就算这个假设是事实,也仍旧苦恼自己能做到什么。没错,从背后突击是能造成一时之间的混乱也说不定……
但反过来说,混乱是否能维持下去也很微妙。纵使能形成突破口,能否维持下去就只有神知道。也就是说,机率就相当于那个狗屎混帐的存在x的信赖性。
倒不如说,这愈想愈让人觉得危险性似乎很高。就算假设能暂时性地确保住突破口,军方也会命令我就算只有瞬间,也要为了维持住那微不足道的突破口坚守下去吧。
乾脆就逃走吧?但要是真的逃走,等著我的绝对是军事法庭。这是敌前逃亡。还附带对友军见死不救。这次跟我在诺登外海犯错那时不同,应该不会有人像那样积极地拥护自己吧。
这样的话,逃亡后的命运就只有默默地派遣行刑队过来,或是把我送回国经由军事审判施以枪决,运气好就会看在情面上派带著手枪的使者过来要我自决吧。
敌前逃亡这种罪刑,就算想敷衍也有个极限。不对,就算能掩饰过去,不论是好是坏,世人皆期待军人要在战斗之际勇敢奋战。要是被拱为友军危机的原因,就会加入不幸的拜恩提督的伙伴行列。(注:在船只受损撤退后,因未尽全力保卫梅诺卡岛而遭到枪决的英国海军将官)
不会有军官想步上被视为「未尽全力」的拜恩提督所面临的命运。与其落得这种下场,还不如选择无谋战斗的军官,谭雅一直都有在战场上实际看过。
真是作梦也没想到,偏偏会是自己被逼迫到这种立场。如果是根据正式的命令脱离倒还另当别论,既然在现况下去救援本队是军事上的常识,隆美尔将军也应该会下达这种命令吧。没办法无视他的命令。
既然如此,就需要在所拥有的条件下战斗。就只能战斗,在前方找出自己的活路。
最优先的目的是生存与保身。为了这点,就不能被认为是对友军见死不救。所以可能的话,最好是选择友军以结果来说蒙受到的损害程度较轻的方式。虽然说,就只是最好能比较轻的程度就是了。只要能证明我让损害减轻了,救援友军有功的情况也能让懦弱的批判减轻几分。
那么该怎么做,才能在守住名誉的同时让友军的损害降到最低,顺便还逃出生天呢?只要翻开战史,就会知道没有比撤退战还要惨烈的战场。而且纵使能够逃出生天,也很少有事例能守护住应该守护的事物。
在这种状况下,追求要让陷入重围的本队「以最小的损害撤退」的风险非常高。不过,历史也告诉了我满足这两项条件的事例。比方说,关原之战。东军与西军在那里激战时的故事相当有名。背叛、谋略、踌躇?不论是哪一则故事,都有许多该从中学习的事。
当时败军的下场极为悲哀。不是被没收大半领地,就是被没收高额的石高。说起来,甚至还接连发生许多脱离战场失败的事例。然而,当中也有著尽管参与战斗,但不仅让主将平安逃离战场,甚至还高声夸耀起武威,脑子有点毛病的家伙存在。
他的名字也就是鬼石曼子。
……岛津一族?
换句话说,就是只要突破敌军中央回去就不算敌前逃亡的理论吧。
不对,可是……谭雅陷入些许纠葛。就坦白说吧。要人突破敌军中央回去,简直就是不可能的任务吧──她在心中抱怨。
就像克勒曼突击(注:指马伦哥战役中,克勒曼率骑兵部队突击奥军的事迹)所代表的那种能在战史上大书特书的战例,真怀疑能满不在乎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