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陈胜驱车来到了xx酒店。
来到酒店门口,陈胜一眼就看到了正在门口等待着他的郑俊才。
陈胜下了车,郑俊才便满面笑容的迎了上来。
“陈老弟,你可算来了啊。”说和,郑俊才就抓住了陈胜的手,两个人亲密的就像是亲兄弟一样。
陈胜面带微笑的看着郑俊才:“不好意思啊郑大哥,让你久等了。”
“没事没事,反正我也闲得慌 ,所以提前来了,你没迟到呢。走,包厢我已经准备好了,咱们进去吧。”
两个人勾肩搭背走了进去。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两个人是很好的兄弟呢。
经过两天的思考,以及和管理层的沟通,最终伊犁集团得出的结论是以退为进。
目前来说和烨阳集团闹掰是个非常不理智的行为,这个行为最终导致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让伊犁集团丢失掉南方的市场。
这是伊犁集团无法承受的结果。
毕竟他们的目标是制霸全国,而不是仅限于小小的一个北方。
更何况现在北方的市场也逐渐有烨阳集团的产品开始流通,如果这个时候他们让烨阳集团做出什么过激行为的话,很有可能会出现两虎相争的局面。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除了烨阳集团之外,不知道多少公司都在虎视眈眈的觊觎着伊犁集团手中的这块肥肉。
为了保住肥肉,同时又不让南方市场彻底丢失,似乎和烨阳集团合作已经成了最后的手段。
所以经过商讨之后,他们决定暂时和烨阳集团合作,成为一样集团的代工厂。
前提是对伊犁集团开放南方市场,双方合作的同时,也保持自由发展,互不干扰。
不得不说,伊犁集团能做这么大,除了背后的金主实力强横之外,对局势的把控也非常到位。
机遇和危险往往是并存的,在利益面前,敌人和朋友的关系是可以来回转换的。
至少目前看来,能够帮助伊犁集团止住颓势的只有烨阳集团。
和烨阳集团合作,势在必行。
所以今天郑俊才对待陈胜的态度也非常热情,完全没有了第一次谈话那种剑拔弩张的氛围。
陈胜也给足了郑俊才面子。
毕竟接下来双方是合作关系,就算是虚与委蛇,也得把对方的面子照顾好了。
至于赚钱,只要在条条框框之内,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就各凭本事了。
来到屋内,两个人紧挨着坐了下来。
作为久经沙场的老手,郑俊才深谙谈话之道,一上来就是一顿无形的马屁。
饶是陈胜早就有所准备,也不禁被拍的的心里一阵舒坦。
其实郑俊才自己知道,当成立多年,并且拉拢了金主财团的伊犁集团,开始和烨阳集团硬碰硬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输了。
人家陈胜一个起步刚刚一年多的公司,就能跟伊犁集团打的不分上下,甚至在南方市场上还节节胜利。
这对于伊犁集团来说,已经是巨大的失败了。
不过失败归失败,主动权归主动权,接下来要谈的事情,他们还得尽量多占些便宜。
所以一顿一糖衣炮弹轰炸过之后,郑俊才就将话题引入了正题。
双方开始讨论合作细节了。
比如利润分配,材料的配比等一系列问题。
尤其是对于材料配比的分配上,双方在意见上有些不太统一。
伊犁集团觉得烨阳集团应该秉着共同发展的态度,将配比直接交给伊犁集团来管理,这样一来直接就能投入生产。
但陈胜却执意要派遣自己的人监工,专门负责这一块。
伊犁集团的想法很简答,其实就是打着所谓合作的态度,来窃取烨阳集团的商业机密罢了。
陈胜当然不会轻易就上当。
这么明显的伎俩,傻子都能看得出来。
不过郑俊才的态度也非常的坚决,觉得双方合作就要拿出诚意来。
他们提供设备,工人还有技术,陈胜只需要将配比方案提供出来就可以。
听上去似乎合情合理,但实际上后者的价值远超前面那些。
陈胜才会上当呢。
所以陈胜直截了当的跟郑俊才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干脆就不要合作了,你们的要求有些超出了我的底线。利润配比虽然我也有些小吃亏,但是我认了,可如果让我们提供材料配比的方案出来,不好意思,我实在是做不到。”
郑俊才叹了口气,语重心长的说道:“陈老弟,我知道你顾虑什么。我也不瞒你说,高层在想些什么我也很清楚。可你要知道,如果不给他们一些好处的话,他们很难做出让步啊。”
陈胜哈哈一笑,说道:“看来贵公司是认定我陈胜离开了你们伊犁集团,就没办法打开 北方的市场了,对吧。”
郑俊才愣了一下,然后说道:“难道不是吗?”
“哈哈哈……”陈胜忽然哈哈大笑起来,然后当着郑俊才的面看了看时间,“时间差不多了,郑大哥,你不介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