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恩公主只能用太子看了很多兵法来含糊其辞了,金世龙显然不买账,他冷笑道:“看兵书刚才太子不是已经说过了吗?哼!单单依靠看几本兵书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将领的话,那这个世界上的战神可就多了去了!长恩公主,你和太子退下吧!”
长恩公主和太子金建文见金世龙脸色不好,早就想溜之大吉,一看金世龙终于开口了,两人纷纷告退。
金世龙懊恼地说道:“薛飞,你说朕怎么会有太子这么一个极品儿子?虽然朕称不上雄才大略,但是至少也算得上是一名合格的君主,为什么朕的儿子,却如此的让朕失望呢?”
薛飞说道:“陛下,太子殿下虽然不擅长打仗,但是他心地善良,宅心仁厚,他还是有很多的优点的。太子毕竟是第一次督军边疆,假以时日,我相信太子一定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将军的。”
金世龙说道:“薛飞,你不用哄朕开心了。知子莫若父,太子是不是当将军的材料,朕难道还看不出吗?太子督军北庭关,也没有任何的进展,以后就让他留在金乌城好了。”
薛飞大吃一惊,薛飞和镇北王最担心的就是皇上不让太子继续督军外地了,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薛飞说道:“皇上,太子督军期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皇上为何突然中止了太子督军了?”
金世龙说道:“太子督军在外,却没有什么长进,哪还让他去督军做什么呢?再说朝中大臣纷纷上书,说太子不适合督军外地,朕总得顾忌大臣们的声音。”
薛飞微笑道:“皇上,那些认为太子不应该继续督军的大臣里面,是不是有潘阳勇和齐德龙两位大人?”
金世龙奇道:“对啊!咦?薛飞,你怎么知道是齐德龙,潘阳勇两人向朕劝谏不能让太子继续督军的呢?”
薛飞用脚后跟也猜得到,在皇上面前上书阻止太子督军边地的是吏部尚书潘阳勇和御林军龙武将军齐德龙等人。
薛飞笑道:“不知道皇上是否记得,当初太子即将离开金乌城,前往北庭关督军的时候,潘阳勇大人和齐德龙将军就曾经跳出来阻拦太子督军。结果后来的事情表明,纵然太子督军边地,没有学到什么实用的军事知识,但是我金乌国大军,在太子殿下的抵达北庭关后,对抗北方蛮族联军屡战屡胜,如今更是收降了北方荒原上所有十八个蛮族部落里面的十五个,肃清了北方的边患。可见太子虽然距离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将领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他却是一位实实在在的福将,这是老天赐给咱们金乌国的福气啊!
“镇北王将军骁勇善战,苦心经营,多年来面对猖獗的蛮族部落联军,也只能是疲于应付。我们和蛮族对峙多年,未尝累胜,但是在太子殿下督军的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面,我军就屡次击败蛮族联军,取得了辉煌的战果,肃清了边患,这难道还不说明问题吗?如今金乌国东
南沿海越州,海州,吴州一带,海洋妖怪肆虐,如果陛下听信了齐德龙,潘阳勇等人的话语,把太子殿下留在了金乌城,不再让他奔赴东南战场督军,失去了太子这样一位福将,说不定老天爷也不再眷顾我们金乌国了。”
金乌国子民一直自诩为金乌国的后裔,国内佛教和道教两大教派都十分繁荣,金乌国皇帝金世龙也对神明一事深信不疑。金世龙听了薛飞的一番分析,也开始觉得太子是一员可以让金乌国军队获得上天庇护的福将。
金世龙思量一番,说道:“薛飞,要是照你这么说,太子可能还真的对咱们金乌国大军有点帮助。可是潘阳勇,齐德龙等人,带着大臣们一个劲给朕上书,要求太子留在金乌城,留在黄金之堡,大臣们的声音,朕还是要顾忌的,你说朕该怎么办呢?”
薛飞说道:“陛下,你可以跟他们说,这一次东南沿海一带海洋妖怪兴风作浪,帝国需要太子这一员福将督军东南。如果大臣们还是不依不饶的话,陛下也不用再理会这些人了,毕竟肃清那些海洋妖怪要紧。”
金世龙叹息一声,说道:“也只能如此了,薛飞啊!你从北庭关来到金乌城,一路远来辛苦,就早些回去休息去吧!以后估计潘阳勇,齐德龙两人,还是会来找朕劝阻太子督军的,到时候,朕直接打发了他们就是了。”
薛飞刚要向金世龙告辞,忽然,太监总管田承嗣走了进来,他说道:“陛下,龙武将军齐德龙,吏部尚书潘阳勇求见。”
金世龙笑道:“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啊!传他们两个进来。”
不一会儿,田承嗣引着潘阳勇和齐德龙两个人,走进了御书房。
由于金乌国朝廷内部,围绕着太子金建文和齐王金建武展开的皇储的争夺战日趋白热化,两派之间的摩擦与冲突也不断升级,明争暗斗不断。
一开始的时候,齐王金建武督军金乌国西南边疆的军事重镇囚鸟关,和金乌国大将冯鹏旭待在一起,虽然督军并不能够实际掌握兵权,但是毕竟可以拉拢那里的将领,接触那里的军队。那时候太子金建文一直留在黄金之堡的东宫里面,虽然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却是一个只会关起门来吟诗作赋,绘画美人图的王孙子弟。
金乌国皇帝金世龙为此对太子金建文十分不满,几次动了换太子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