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风流方大宝的无敌修仙路

第42章 墨煞蟠龙棍

   碧落山下,鉴真殿前。

   此时已近初冬,碧落山山顶已是白雪皑皑,而山腰雪线以下,仍是碧树银花,郁郁葱葱,充满生机。

   早在鸡鸣时分,便有鉴真殿弟子披星戴月,早早起床洒扫庭除。到了破晓之时,玄天宗弟子做过早课,洒水的洒水,劈柴的劈柴,烧饭的烧饭,又是新的一天。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鉴真殿,方大宝的拜师仪式便开始了。

   方大宝收起了往日的嬉皮笑脸,当着千余弟子的面,恭恭敬敬地对端坐在酸枝木太师椅上的青玄真人规规矩矩三叩九拜,算是行过拜师礼了。

   这小子磕头不论个数,拜师不嫌多寡,早已忘记在那云浮海中,他已有了一个师傅名为苏筱雨。

   拜师这种事情,对于方大宝而言,那叫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青玄道人捋着胡须,笑眯眯地看着方大宝——往日看这猢狲百般不顺眼,现在却是越看越爱。

   也许玄天宗的破局就靠这猢狲了。

   仔细看看,这孩子:眼虽小却有神,耳招风还有轮,嘴偏大也有唇……加上一副玩世不恭的痞癞劲儿,完全是一个搅动三界,颠倒乾坤的孙行者嘛!

   “拜师礼毕!”主持拜师礼的高功道士鼓足真气,叫一声:“上三宝!”

   几只前来观礼的喜鹊儿扑棱棱飞上鉴真殿的屋檐,跟着叫一声:上三宝!

   一个唇红齿白,红孩儿般干净的僮儿——便是上次请祖师奶奶小僮儿,手中的拂尘一摆,奶声奶气地跟着道一声“上三宝!”。

   然后把一根红绫腰带,一柄马尾拂尘,一把青峰宝剑给青玄长老递了过去。

   青玄长老微微含笑,接过三宝,然后温言道:“方大宝,你且听好了:三宝非三宝,其中真意妙!”

   原来,按照道家风俗,“一腰带、一拂尘、一宝剑”的三宝可谓寓意深刻。

   红绫腰带为“三尺红绫锁住心猿意马”,是在暗示弟子外出途中须谨遵师训,心存正道,勿犯心猿意马,勿有归家之念。

   马尾拂尘乃是“马上拂去尘缘”,意思是要广结善缘,一旦被凡俗琐事所累,当拂手离尘而去,不受羁绊。

   青锋宝剑为“三尺宝剑,斩断尘缘”,一旦有男欢女爱,情缘难以割舍,当想起师父所赠的三尺青锋,当断立断,不可被情所困。

   (PS.写到这里,心里害怕,真怕机器判定抄袭,这玩意本来就是道家拜师真意,又没别的说法。)

   方大宝听一句,就拿起一样,把三尺红绫往腰上一系,然后把拂尘往腰里一别,活脱脱便是一个崂山道士的模样。

   但他一听到“三尺青锋”,心里就一万个不愿意——拿了这宝剑,岂非以后不能找女人了?

   望断天涯路,不知女人为何物?

   为上层楼强说愁,女人不知何处求?

   如今老子还是光秃秃的童子鸡一只,就一柄青锋剑断后路?

   万万不可啊!

   于是,那一柄宝剑方大宝说什么也不拿了,说道:“师傅啊,徒儿使不惯宝剑,轻飘飘的。这玩意两面开锋,精光锃亮,徒儿弄不好把自己也割了,要不你赏赐徒儿一个其他兵器可好?”

   青玄长老倒没料到方大宝如此,有心和这孩子开个玩笑,于是白胡子一捋,哈哈大笑道:“你这孩子,拿把宝剑的确有点装模作样!今天是个好日子,看你像个孙猴子,要不你使棍子可好?”

   “齐天大圣的金箍棒,徒儿可使不动!”方大宝老脸一红,略带羞涩。

   “哈哈,要老道给你金箍棒,老道可没这个本事。”

   青玄真人见青通甚是惆怅,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就有心挤兑下他,一抱拳言道:“青通长老,如今掌教师弟好不容易收得一个小徒儿,爱屋及乌——大师哥可否有什么好玩意儿赏赐这孩子?”

   “啥?”

   原来这老道说是观礼,早已魂飞天外,心里却想着昨日的事情。

   因为道庭昨天来人了。

   ————————————

   整个碧落山,莽莽苍苍,腾龙跃虎般盘踞三百里,均是玄天宗的领地。但其中住人,且闻名遐迩的地方乃是“三峰六洞”。

   所谓“三峰”,便是天柱峰、栖霞峰、幽谷峰。

   天柱峰宏伟大气,一直是门派掌教的居住之地。鉴真殿就在天柱峰山脚下,青玄道人做了掌教,自然就搬到天柱峰上。

   幽谷峰险峻异常,山谷中阴气森森,青幽道人修炼“幽冥死气”,不喜见阳光,所以很少峰顶居住,多数就住在幽谷峰脚下的幽冥山谷中。

   栖霞峰则最为秀美,青通道人的通灵山房便在这半山腰中,是一个极为雅致的所在。

   栖霞峰上,一轮硕大的圆月悬挂在天空。

   惨白的背景下,一只蝙蝠扑腾着翅膀,从月亮上方缓缓飞过,宛如一片乌云。

   栖霞峰的山腰,鳞次栉比的殿堂星罗棋布,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这只蝙蝠便倒挂在通灵山房的屋檐下。

   最近诸事不顺,青通道人独坐在凉亭的石凳子上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