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第17章 驼铃

   张宏城接下来的几天一直在倒腾废品站的旧书。

   加上自己的奖金,他已经在继母这里存了三百多。

   张玉敏也开始同朋友们告别。

   不过她很倒霉,因为他哥哥办事不牢靠,给她拿到的知青火车票居然是站票,而且比陈蓓蕾几个的车次还晚了三天。

   张玉敏埋怨了张宏城好几回,都被裴淑静给劝住了。

   这张车票自然是假的,是胡胖子在另一个时空找人伪造的。

   张宏城的车次是陈蓓蕾几个走后的第三天,估计那个时候他的胳膊已经没问题了。

   之所以刻意和其他人分开走,是因为他还有其他的安排。

   七月骄阳似火。

   陈蓓蕾几家人的心情也一样。

   几家人都在满厂区搜寻军大衣和多余的棉花。

   传闻东北十月飘雪,一下就是几尺厚,没有十斤以上的被子根本背不住。

   可厂里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谁家没有要出门或者已经出门的孩子。

   家里攒的那点棉花和棉花票根本不敢用或者外借。

   于是乎,简勇拉着张宏城准备去一趟大剧院旁边的临江社区。

   陈蓓蕾、卢燕也有些意动,只有胆小的赵甘梅不敢去。

   因为她知道那里有个黑市。

   要是被抓住,她们好不容易得来的兵团知青名额说不定就没了。

   张宏城想去见识见识是因为好奇,他也建议几个女同志不要去。

   一来女同志比较扎眼,容易被认出来,二来真要有什么事,她们几个也跑不快。

   简勇显然不是第一次来黑市。

   大热天两人都戴着棉纱口罩,低着头闷不做声的往小巷里走。

   小巷里的人不多,都很警觉的戴着棉纱口罩,大家都是一水的绿色衣服,很难认出互相是谁来。

   这里不能吆喝,只能挨个低声嘀咕碰运气。

   黑市包括这条小巷和旁边的另外一条小巷,两人左右分开花了十多分钟转了一个圈。

   根本没人出售棉花或者棉花票。

   张宏城倒是跟人换了几张邮票和一张肉票。

   简勇有些不甘心,准备再等等。

   但张宏城却把目光投向了一个戴着口罩崭新的棉纱口罩,还时不时扒出口鼻呼吸擦汗的男人。

   张宏城觉得这个人有点奇怪。

   从来不主动和人说话,但每当有人和他嘀咕,他总会说几句话。

   之前张宏城和简勇也跟他聊了几句,可这人只是问两人有什么要卖,对于两人要买什么似乎一点也不关心。

   加上这个人经常拉开口罩擦汗,一个不妙的判断涌上了张宏城的心头。

   “勇子,周围还有别的出口么?”

   听到张宏城压低的声音。

   简勇也心虚了起来。

   “后头就是小巷的出口。”

   “我是说被堵住后逃跑的出口。”

   简勇手一抖,差点没忍住去四下打量。

   “出了什么事?”

   “那个总是扒拉口罩的家伙怕是上头派来的探子。说不好两头已经被人给围住了。”

   简勇偷偷拉着张宏城就往另外一条巷子走。

   “隔壁巷子尽头有一处矮墙,上次我和史前进差点被堵都是翻墙跑的。”

   张宏城立即拉住了简勇。

   他估计矮墙那边应该不能去了,人家又不傻。

   拉着简勇来到没人的地方,两人搭着人梯爬上了高墙。

   喜欢扒拉口罩的那人一抬头就看到了在高墙上行走的两人,他愣了一下,马上掏出一个口哨来吹响。

   巷子两头立即响起了纷乱的脚步声。

   可惜张宏城和简勇已经顺着高墙边上的电线杆子滑了下去。

   惊险逃脱。

   两人急匆匆的回到厂区,简勇正垂头丧气着,忽然眼前出现了几张票子。

   一抬头,看见张宏城正笑着看自己。

   张宏城手里拿着的正是十六张五两的棉花票。

   “行啊,你刚才什么时候换的,我怎么没看见?”

   “就在我们两个分开的时候,有个人才进巷子就被我拦住了。”

   “太好了,你自己留多少,剩下的我们四个分。”

   “你们自己分吧,我爸留下的大衣和被子都是当年高原上用的,根本不用买新的。”

   “那一斤算你一块钱,成吗?”

   “行吧。”

   简勇心里乐开了花。

   八斤棉花每个人能分到两斤新棉花,再找弹棉花的把家里的旧棉花一起弹一回,去东北的新被子就有了。

   四个人新被子弹好的第二天刚好就是他们动身的日子。

   这一回站在站台上送行的就只剩下张宏城和杜刚两个。

   陈蓓蕾几个刚好抢到一个四联对座,从窗户里和两人及送行的家人们聊天。

   站台上依然非常的热闹。

   因为这列火车是知青专列,所以多数都是来送行的人。

   人群里时不时的还会响起送行的歌声。

   这个年代的年轻人在没经历过下放生活之前,大多数都是感性而天真的。

   其中也包括陈蓓蕾和卢燕。

   两人不甘示弱的在车厢里唱了一段打虎上山,引来了车厢里知青们的热烈鼓掌。

   赵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