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震惊的余澋
在等待余澋的时候,刘义隆问道:“绍儿,派到各地的人可信吗?”
刘绍自信的说道:“放心吧爹,都是东宫的老人,还有暗卫跟着,不会出问题的。”
刘义隆点了点头,道:“嗯,绍儿,记住要小心世家,那些世家一直都不想就这样认输的,以后朕不在了,你要有准备,朕在的时候,能够压制他们,但是他们并不是真心低头的。”
“爹,您说什么呢,孩儿还小,还需要爹的教诲。”
“绍儿,你记住,你是我刘义隆的儿子,朕希望你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
“爹,孩儿记住了。”
“启禀陛下,余尚书到了。”
“让他进来。”
“诺。”
不一会,余澋被内侍带进御书房,“臣余澋参见陛下,太子殿下。”
刘绍起身回礼,刘义隆示意余澋坐下。
“余卿,你看看这个。”
余澋接过刘绍手中的一摞纸,看完两眼放光,激动道:“陛下,果真如这上面一样吗?”
刘义隆道:“你问太子,他亲自负责的。”
余澋看向刘绍,道:“殿下,这是真的吗?”
刘绍道:“余尚书,确实如此。”
余澋道:“陛下,如此,我大宋百姓将不再挨饿,陛下也不必再为粮草担心了。”
刘义隆微微一笑,道:“余卿,朕知道你激动,不过还是坐下说吧。”
余澋略显尴尬,坐下后道:“陛下,此物应该尽快推广,可以给百姓一个选择,让北方一些地区的百姓能够富足很多。”
刘义隆并没有回答,而是说:“余卿,这只是在长安附近,朕可是在建康、成都和洛阳都有实验。”
余澋道:“陛下,其他三地如何?”
刘义隆没有回答,刘绍道:“余尚书,目前正在统计,想必很快就会有结果。”
余澋很是兴奋,“好,好,既然如此,陛下打算何时推广。”
刘义隆道:“莫急,余卿,这个可是大事,先不要在传。”
余澋点头,随后道:“陛下,臣以为,这种作物要和其他粮食一样,不能让世家垄断,也要写进大宋律。”
刘义隆道:“嗯,朕也是这样想的,也准备好了,今天叫你来不仅仅是让你看看,户部要做好准备,一旦其他三个地方要也像这样的产量,就可以推广了。”
余澋道:“陛下放心,臣一定尽心竭力。”
刘义隆点了点头,他知道,交给余澋他会办好的。
随后,刘义隆补充道:“对了,此事以后都由太子负责,有问题余卿就找太子就可以了。”
余澋道:“臣知道了,对了,陛下,哨站之事已经开始准备了,很快就可以开始了。”
刘义隆道:“嗯,很好,记住,户部不都是像余卿这样的官员,也有一些人总是顶着国库里的钱的。”
余澋道:“陛下,臣知道,不过他们有时候也是有用处的。”
刘义隆知道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贪官什么时候都有,根本无法避免,但是只要不过分,有能力,就可以任用。
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一些小事无关紧要。
余澋回去后,立刻筛选户部官员,他们很多人都有世家背景,但是也有一部分寒门和平民的子弟,这些才是户部的主力,他们是能够干实事的人,不像那些世家子弟,他们有才华,但是他们却只为自己家族谋划利益。
这也是那些寒门和平民子弟和他们的不同的地方,也是刘义隆愿意用这样的臣子的地方,他们想要出人头地,必须使出十二分的才华,才有可能出人头地。
户部高层都是世家和宗室,不过比较平衡,下面的各司才是世家争夺的重点,不过余澋在户部的威望极高,同时,左侍郎袁洵可是余澋重点陪葬的,还是先皇后的族人,也算是宗室一派,所以这让世家不得不想办法争夺各司郎中,妄图实际掌握户部。
户部对宋国太重要了,刘义隆之所以交给余澋,就是因为余澋可以压得住所有人,余澋虽然也是世家中人,但是,余澋忠于刘义隆。
现在余澋也感觉有些力不从心,所以,他培养袁洵,以便以后接替他。
如今袁洵在户部也有了自己的班底,都是科举上来的寒门,他们算是投入了他的门下,成为了宗室一派。
此时,建康城外,太子中舍人檀隰也拿着那些收获的报告激动不已。
“大人,太子殿下知道一定高兴。”
檀隰道:“好了,你暂时留在这里处理善后,本官先返回长安向太子殿下汇报,还有,带一些土豆和红薯,本官带回去。”
“诺。”
成都和洛阳也差不多,都差不多收获完成了,派出的官员也陆续返回长安。
东宫,几名官员风尘仆仆返回,第一时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