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新的计划
魏国打算建立大都督府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魏国各地,魏国的改革让很多贵族十分不满,尤其州郡的刺史和太守,他们担心会失去兵权。
他们都知道,宋国的刺史改成了州牧,然而他们的兵权却失去了,宋国州牧只管政务,军务全部由都督负责。
宋国分离的则很彻底,县一级的驻军也是不受县令掌控的。
宋国郡县一级的兵马粮草军饷由州里负责,而州军算是宋军的主力,也是数量最多的,他们的粮草军饷由兵部调配。
这也是魏国学不来的,则无法实施下去,魏国各州郡贵族官员居多,一方实施下去,很多人将失去手中的权利。
好在,魏国暂时没有改革地方的想法,只是将这些精锐统一归到大都督府麾下。
不过他们还是很担心,一些官员纷纷上表,弹劾拓跋谭,希望皇帝不要实行军政分开。
但是拓跋晃并没有说什么,只是下旨安抚他们一下,同时,他也打算以后陆续将这个制度推广下去。
好在现在魏国国库还挺富裕,但是和宋国差不多,掌握最多财富的是世家,这也是魏国贵族有资本和宗室对抗的底气。
宋国现在的情况就好多了,不管怎样,刘义隆的打压还是有效果的,至少宋国的国库还是比较富裕的。
现在战事平息,檀道济也返回长安,亲自向刘义隆汇报此次相州之战的情况。
檀道济回到长安,先回到了府邸。
“父亲,您回来了。”
“嗯,家中还好吧。”
“父亲放心一切安好,父亲这次回京能够待多久。”
“见完陛下再说,现在和魏国停战,暂时没有战事,先留在长安吧,这样陛下也放心。”
“父亲,难道陛下……”
“不管陛下如何想,作为臣子,有些事还是要注意的。”
“孩儿明白了。”
“对了,承伯,在吏部还习惯?”
“习惯,崔尚书对孩儿很照顾。”
“嗯,那就好,你几个兄长怎么样?”
“都很好,陛下对我檀家很照顾,父亲,要不要将他们都叫回来?”
“不必了,既然分家了,都有职责,不必强求。”
“诺。”
檀道济知道刘义隆忌惮世家,他也不打算让檀家发展成世家,同时,他也担心功高震主,所以很是小心,虽然他知道,皇帝信任他,但是他也得为后代着想。
毕竟,刘义隆不是神仙,他一旦驾崩,那么太子继位,还会不会再像他那样信任他们檀家,好在,三子檀隰现在是太子舍人,太子近臣,日后也是朝中重臣,也算是给檀家一个保险。
刘义隆知道檀道济已经到了长安,但是没有立即召见,而且让檀道济他先和家人团聚一日,毕竟在外多年,肯定思念家人。
再说,檀道济是刘义隆倚仗的人,所以也不能没有人情味不是。
第二日,檀道济来到御书房觐见刘义隆。
“臣檀道济拜见陛下。”
“不必多礼,坐吧。”
“谢陛下。”
“檀帅这次击败魏军,好像没有以往那样容易了。”
“陛下,臣也有这样的感觉,魏军如今不仅对器械运用越发熟练,兵法运用也熟练不少,而且拓跋伏罗更是其中佼佼者。”
刘义隆也知道,经历汉化,魏军将领也会学习汉人文化,尤其现在,兵法必然是魏军将领首选,而且奚斤拓跋伏罗这样的将领可是身经百战,本身经历加上兵法,肯定会越来越好难对付。
而且,魏军的兵器铠甲虽然比不上宋国,但是也不是差很多。
现在两国唯一的差距就是火药和猛火油,这是魏国不掌握的。
火药经过将作监的改良已经很成熟,炼铁技术也更加成熟。
最让刘义隆感到高兴的是终于有了铁锅,刘义隆也可以吃到心心念念的炒菜了。
不仅如此,食盐的提纯也有了进展,现在的细盐虽然还比不上后世,但是已经没有多少其他味道了。
原本,炒菜会在宋朝开始流行,原因很简单,南北朝时期的炼铁并不能够打造出适合炒菜的铁锅,还有就是植物榨取技术,这可是在唐中期才开始普及。
这也就表明,战争不仅仅让宋国发展,魏国也在发展,这次相州之战就看出来,檀道济为了击败魏军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还有就是魏军虽然能够攻击宋国任何城池,这次是相州,下次是哪,谁也无法预料。
刘义隆和檀道济谈了很久,刘义隆也知道,灭魏并不容易,如今宋国虽然占据优势,但是优势已经不是特别大。
尤其越靠近平城,魏国的防御越强悍。
魏国也在进步,尤其拓跋伏罗这一代已经成长起来,这就让宋国灭魏变得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