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仓颉造字,天地有感
不周山侧。
娲皇结界内,人族的一处部落中。
彼时。
一个穿着兽皮衣、用藤条束腰的长发男子正蹲在地上,看着身前干燥的沙坑发呆。
他的眼神专注,表情也显得极为严肃,好似在看什么重要的东西。
但是那沙坑的中央却又空荡荡一片,没有任何的异物留存。
男子的行为很是古怪。
至少,在如今猎杀蛮兽、采集灵果生存的人族中,这种浪费时间的行为十分的可耻。
于是下一刻,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走了过来。
“仓颉,你在这里做什么?”
苍老的声音中,隐隐露出几分不满。
此时。
这位身形佝偻的老者正以木杖狠狠顿地,激起一大片尘土,吹了仓颉满脸。
下一刻,后者终于回神。
他缓缓抬头,望着那一位目露苛责的长者,有些抱歉地挠了挠脑袋。
“阿祖,我在想办法!”
“想什么办法?”长者有些不依不饶。
他指了指远处的偌大山洞,有些不太乐意地说道:
“作为一名仓廪官,你的任务是管理牲口数目、核定食物多少,并不是在这里发呆。”
“所以,你到底在想什么办法?”
于是下一刻,仓颉开始向长者解释。
原来,他在记录牲口、食物的时候遇见了记录方面的难题。
这个时期,所谓的官员并不是上层阶级,而是根据分工不同,从而产生的一种称呼方式。
而作为一名仓廪官,仓颉一直负责牲口和食物的记录,从存储、取用两方面记录物资的一应变化。
他不仅聪明,做事也十分细心,干这方面的活得心应手。
可是没过多久后,仓颉发现了不妥。
随着时间推移,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想要记下所有内容并不现实。
尤其是,那种恐怖的信息量还在不断上涨。
仅仅是人族的一个小部落,千年、万年下来的仓储变化过程就已经难以记录,更别说整个人族了。
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要仓廪官不反复核对记忆,就有可能出现疏漏。
这显然是大问题。
但是现在的人族之中,并不存在文字,也没有纸和笔,根本就没有能用于记录的方式。
至少结绳记事并不现实——
例如,仓颉此前有研究出一种方法。
先在绳子上面打结,用不同颜色的绳子、结的数目、添加各种饰物...等等变量延伸出不同含义,从而用来记录不同的讯息。
但这法子只能在短期奏效。
因为时间愈久,结绳记事产生的信息量就越多。
他总不能为了简单记事,就一直要求知生氏出手帮忙,制造出能够无限延伸的绳索吧?
这也太麻烦了些~
而且,结绳记事能传递的信息也很有限。
甚至最近,因为办事妥帖,仓颉的工作量又增加了。
除开牲畜的数量和食物的多少,他还要管每年祭祀的次数、外出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
越来越多的信息,让本就不容易的工作雪上加霜,变得更加繁琐了起来。
终于,仓颉彻底犯了难。
他很清楚,现在的窘境只是开始。
随着时间推移,当要记录的东西越来越多,结绳的难度也会变得越来越大,要记录的步骤也会几何倍数增加。
想到这里后,这位仓廪官顿时忍不住摇了摇头。
“阿祖,你的见识比我多,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记录下更多东西?”
当即,原本饱含怒意的老者微微一怔。
此时此刻,他望着身前苦思冥想的年轻人,终于是露出了笑意。
真是个负责的仓廪官!
是自己误会了!
也只有这样的人物,才能发明结绳记事,并不断优化仓廪官的工作,让生活更加便捷。
只是...记录东西的方式吗?
下一刻。
老者的眼中浮现一道亮光。
他蓦地转头,望着眼含期待的年轻人,连忙点了点头。
“我虽然并不知道解决办法,但是你阿祖早些年,见过一件比较特别的事情...”
说着,沧桑的声音开始娓娓道来,将记忆拉回到了当初的血与火中。
早些年的时候,老者曾经参与过集体狩猎。
有一次。
当他走过三岔路口时,遇见了三个老人在不断争辩,为前往哪个方向狩猎而不断争执。
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那边有羚羊...
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处可以追到鹿群...
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在追逐,如果不及时把他们打死,就会错过机会...
而当前者一问,才知道他们是根据地上的野兽脚印认定的。
因为野兽的脚印各有特点,所以根据形状的不同,就能看出野兽的种类。
当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