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其他 人间世

第五辑 我的太阳山 闹话十月朔

人间世 二月河. 2750 2022-10-15 11:19

  农历里头没有『日』、『号』这一说,比如说两人见面,甲问:『老兄,今儿几号?』乙说:『九月一号。』或说:『九月一日。』得,你不用问,这说的准是阳历。如说『九月初一』或『初一吧』,那就说的是『阴历』。不过现在街头相向,谈日子,年轻人多不再说阴历了,他们忙活的和老人不一样,春节、阳历年、五一、十一、清明、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情人节……逢节,胡天胡地就『过吧』。然而你要问他:『几号?』他肯定对你说『一号』,绝不会说『初一』。

  这事听起来有点微妙的,老人青年有这么小小的界分:老人们阴阳历都记,年轻人独记阳历——只有一个节,大家牢牢记住了『阴历』,那就是『十月一』。无论男女老幼,只要一提『十月一,没人往别处误会,肯定是阴历』十月初一『。和清明一样,是上坟的日子,中国的』鬼节『一年有三,这是最后一节。但是这个节,二月河却长期』不晓得『,我生活在一个漂泊不定的家庭,自幼没有受过父亲的庭训、母亲的叮咛,我们祖坟在昔阳,家中又没有这概念,我虽读了不少书,这个事没听说,这个日子没印象——我三十岁就有人说』渊博了,到三十三岁我从部队转业才知道还有这个节,赶紧去查资料,才算明白了。这个节,是活着的人追念地下亲人亡灵,为他们过冬做点准备。

  先人们怎么过这个『十来一儿』、『十月一』我没见过。现在的十月初一,你可以上『郊垌』去看,坟地已平得差不多了,沟沟坎坎旁林间树影下,甚或坟头虽平,墓葬未迁的平地,连天衰草,枯杨败柳间,一伙一伙的人——你不用问,每一伙都是一个家庭体系——摆花圈、烧香、焚纸,还有纸电视机、纸汽车、纸别墅……只情烧起。

  倘是集体陵园,那就更热闹不堪,烧纸烧得烈火熊熊,『香烟』不能用『缭绕』二字了,而是『浓重弥漫』。一家家的万响爆竹,响得像暴雨击打油毛毡顶房子,『呼呼』地响,凭你『盖叫天』、『杨小楼』那样的嗓子,吼煞没人能听到一个字。野意和众意就这么区分。又有相同的,那就是边烧边念叨,把苹果呀、橘子呀、点心呀往火里填,『请你们来享用哪……』

  我看了看清代的『十来一儿』,过法差不多。一般的,也是上坟烧纸、烧香。只一样似乎今人少见,那就是新亡之灵要另作隆重祭奠,还要延僧道作功德荐拔。我说过,中国人认真,有『事死如生』这个规矩,我们的先民虽有人写过《神灭论》,但就整个社会而言,普遍认为我们不过是生活在『阳间』。死亡,是从一个『阳间』——到阴间的过渡,中间只隔一条河,名字也起得极好,叫『奈河』(奈何)。如能进入『无间』——你可以从这一间到那一间随便来往,那好,这就是『神』。像清明、中元、十月一这些节,说得现代一点,是我们阳间的人,在此岸向『阴间』彼岸的人打信息,传递心语与情愫关怀。

  这个节正规的名字叫『十月朔』,也叫『朝官府』,不算大节,但没有一家不认真对待的。民俗谚,『十来一儿,棉的儿的儿(的儿,方言谐音)』。过了节,就进入冬天了,要穿棉衣了。由此及彼去推想,阴间的『人』也该过冬了,要穿棉衣了。这是万不能忘的。烧纸、烧香、烧纸衣,这是必有的关目,因此它又有个名字叫『烧衣节』。我们现在过这个节,没有政府行为,因为我们的政府不信鬼神。清代可不是这样,府、县的主官都要出来,组织祭祀,『荐坛』,也叫『无祀会』。这是什么意思?没有的确的资料可查。但我思量,有两条:一条,政府每年要处决犯人,这些人的死它要负责,亡灵要有所安抚,不然这些捣蛋亡灵就会在辖区内制造麻烦。再就是,有些贫弱无依、冻饿而死的『野鬼』也应由政府负责安抚——这当然不是孔孟之道,官员们写文章时尊的是孔孟,作心灵祈祷时想的是释迦牟尼和老子。『无祀会』这名字就说明了一切问题,无祀无不祀,不是祭祀哪一个鬼,而是所有境内的鬼。那排场也是极大,但我想可能会办得稍迟一点。因为家家都在『家祭』,他要把时间错开,人家上坟家祭,要出门,既出门了免不了要转悠转悠;走,看『无祀会』去!这一天,人们是不做饭的,祭灵用的祭品都是上好的点心,古人没有我们今天这样大方,把好好的东西往火里扔。——小心收拾起来,带着它,一边看祀会,一边咀嚼,所以这节还有个名字叫『小寒食』。

  有意思的是,这个鬼节过得有点博爱味。烧纸、祭酒、焚香,主要是『给亲人的』,然而他们认为亡灵也是有地下『社会关系』的,还有一些『野鬼』,如果和地下亲人们别扭起来,『亲鬼』们也不得安生。所以洒酒请众鬼都来饮用,还要多烧些冥衣给亲人们换上,还要打发他们没有衣服穿的穷鬼邻居朋友。人世间不就是这个样子吗?鬼们也做『慈善事业』,求得他们那一维空间的和谐鬼关系。

  我曾和朋友聊天,说中国的人节不如神鬼节,鬼节其实是中国的旧妇女节。比如说过大年,祭祖,男昭女穆分排立定恭肃如对大宾,女人们照样不能出门。八月十五赏月吃西瓜,是自己一家团聚,女人们终年在家,这一日照样,仍然是个闷。闷死了!只有玉皇大帝生日,文殊、观音、地藏、普贤……成道日,清明、中元、十月一,把女人封在家里这些事不能完成,女人们就跟着男人离开那个能把人憋神经的家,女人们顶多能到月亮底下嘤咛几句,冬至,女人你待家里摆供享吧!一年到头躲在小宅子,到郊外,看庙会,逛大庙,好好释放一下,大胆宽松一下,就这个意义。比如『十月朔』,从这个日子到正月初二闺女回门,女人要憋整足两个月闷在家中,不趁这日子『放』一下也真不得了。十月初一小节,过得这样丰满,也就是人们心理暗示的需要了,清人潘陆有《看无祀会》云:

  吴趋人好鬼,风修自年年。

  百戏陈通国,群神冠进贤。

  气喧秋燕后,花晚岭梅先。

  不断山塘路,香飘游女船。

  『十月朔』的节,正规是『哭灵』的。女人们天生能哭,在坟上哭几声上船玩去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