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地书,生死簿
大离王朝,都城离京,皇宫大内,国子学社。
一众皇室子弟正在冒着酷烈的曙光埋头学习。
众所周知,大离王朝立国近六百年。
此时,文风旺盛,武气下行,就连朝堂之上,都重文抑武,湍湍清流居庙堂之高。
诸多皇子,想要力拔头筹,简在帝心。
不管是真心,或假意,也不敢在国子学社中,较其他皇子稍逊风骚。
而此时。
突然……
呼……呼……呼呼……
阵阵极有节奏的呼噜声响起,当真是朗朗读书声中的清流。
端坐在讲台,锦衣儒服,面容威严清正,气度不凡的中年人立刻皱起眉头,目光如箭般,盯向打鼾者。
此人,正是近十年来,朝堂上最为得势,官拜太子少傅,礼部侍郎的陈谦之。
一声冷哼。
“八皇子,卫昭尘……”
随着他一声威严大喝声响起。
就见学社左边坐在最后的少年浑身一颤,仿佛做了噩梦般,条件反射似的站了起来,口中还答道。
“我在呢。”
说罢。
卫昭尘才迷迷糊糊睁开眼睛,嘴巴边上还扯着一条晶莹剔透的拉丝。
将印满蝇头端方小楷的圣贤书烟煴了一块湿润。
看到他如此狼狈,学社中顿时响起一阵哄堂大笑。
一众皇子眼中,无一不带着嘲讽、刻薄甚至是危险的目光,仿佛恶兽正盯着猎物。
“静!”
陈谦之手中戒尺落下,学社中再度恢复安静。
不过,众皇子的目光却是没有丝毫改变。
看向卫昭尘,陈谦之心中闪过一抹厌恶又同情的目光,口中却问道。
“卫昭尘,我来问你,最近江州、南州遭逢旱灾,田亩荒废,颗粒少有,饥民遍地,如果你作为钦差御史,当如何赈灾,如何安置流民?”
皇子做钦差,古已有之。
陈谦之如此一问,也是考教一众皇子。
卫昭尘闻言,却是双眼迷茫,继而抓耳掏腮。
看到他这模样,陈谦之倒是没有失望,因为从来没有希望。
在他心里,眼前这八皇子卫昭尘,就是傻子。
他这么问,就是想要他不要打扰其他皇子上课而已。
却不想,正呆站如木瓜般的卫昭尘,突然眼睛一亮,严肃答道。
“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嘭!
陈谦之惊了,手中的戒尺都浑不觉掉在了地上,发出一声闷响。
继而,他面色顿时变得铁青。
“哈哈哈,八堂哥啊,八堂哥,你真是一个傻子啊。”
“白痴,傻货,百姓都要饿死了,还能吃肉粥,你怕不是老天派下来逗我们的吧。”
“这件事要是传了出去,百姓还以为我皇家子弟都是如卫昭尘这般的傻子,天下人都要引为笑谈。”
“不止不止,要是这件事记载煌煌史书之中,千载万年之后,都要被天下人唾骂。”
戏谑。
嘲讽。
挖苦。
一众皇子看着卫昭尘,就像是看一个傻子。
倒是陈谦之,此时铁青的脸色已经恢复如初。
他盯着面前的少年,心中却不觉冒出其他的想法来。
“这家伙,到底是真的愚不可及,还是想要韬光养晦,装疯卖傻,大智若愚?”
对于眼前这位‘八皇子’卫昭尘,他当然清楚底细。
若不是先帝壮年崩逝,眼前这一位……
这念头一闪而逝,他脸色再度一正,肃声道。
“卫昭尘,你先去外面好好反省反省,后面也不用来了,就在府里好好琢磨先圣们的微言大义,等知道了自己的错处,再来读书。”
如此严厉的惩罚,若是放在其他皇子身上,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可是,卫昭尘却当做没事人一样,好像一点都不明白。
“哦,弟子明白了。”
说着,他脸上还带着乐呵呵的笑容,就朝着外面走出去。
仿佛不像是被赶出学社,反而像是终于脱去了牢笼,彻底自由了一样。
谁知他还没有迈出几步,也不知是谁伸出了一条腿,绊了他一把。
咔嚓。
这一脚差点没有把他绊倒,撞在书桌上,桌角都被他差点撞断了。
模样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看到他这傻样,顿时又是引起一阵大笑声。
卫昭尘却不以为意,依旧乐呵呵走出了学社。
就在他身影刚刚拐出门外,消失在众人眼帘中的时候。
他脸上的乐呵瞬间消失无踪,面上如冰霜冻结,双眼中尽是阴冷。
就算是学社外酷烈的阳光,也化不开他心中的森寒冷意。
被人如此愚弄,以作调笑,还要装作不在意,当做没看到,他心中隐藏的暴戾可想而知。
若是以前的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