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帝国崛起

第52章完结

帝国崛起 断刃天涯 2077 2022-10-10 03:00

   随从来报,石柱宣抚司秦良玉率部回京。qishenpack.com曹化淳立刻下令,靠边让路,跟着下了马车。派人去表明身份,要见一见秦良玉。

   听说大太监曹化淳在路边等着见她,秦良玉也吃惊不小。赶紧下马上前见礼。太监不是正常人,因为不正常。所以偏执狂较多。秦良玉也怕得罪太监,当年丈夫就是被太监害死的。

   看见曹化淳的随从都站在路边。给大军让路,秦良玉的感官提升不少。

   “秦将军为国征战,为君分忧,咱家在此有礼了。”曹化淳竟然主动给秦良玉拱手见礼,这让秦良玉受宠若惊,赶紧侧身受了半礼,然后才上前回礼道:“曹公公折杀秦良玉也,马家世受皇恩,为君父效死乃是本分,不敢居功。”

   “秦将军当不得,谁又能当得?建奴南侵,那么多文臣武将畏敌如虎,唯有将军挺身而出,主动请战。大明朝那么多官兵,个个都像秦将军,何惧建奴乎?”曹化淳可是在大内读过书的,这也是明朝的一个特色,让太监读书,协助皇帝管理朝政。内廷是有批红权滴,你可别先看了明朝的太监,权力大的很呐。

   “公公谬赞,公公在此相招,不知何事?”秦良玉赶紧转移话题,回到正题上来。

   曹化淳笑道:“奉旨前往登州团练营陈燮部,问他几个问题。”

   啊……。秦良玉有点傻了,曹化淳出京就为了替皇帝问陈燮几个问题。这个,也没法子给陈燮报信啊。只好对答,陈燮往香河去了,部队消耗巨大,要从天津补给。

   待大军通过,曹化淳也不废话,继续要上路。秦良玉赶紧派秦翼明,率一百骑兵相随。这一路上可不太平,就带这么点人可不敢放心。曹化淳也没客气,接受了她的好意。

   随从都是骑兵,轻骑快马的,从北京到香河也不算远,也就是一天的工夫。到了城下已经天黑,城门紧闭,自有手下持文书叫门。宋毅甚为谨慎,用竹筐给吊上去随从,看过文书才敢开城门。

   曹化淳见面便问:“陈燮何在?”宋毅道:“陈大使不肯入城扰民,城东三里坡扎营,自己也在营中安歇。”曹化淳听罢抚掌赞道:“大军不入城扰民,陈燮有名将之风。”

   因为带着旨意,宋毅得伺候好咯,好在曹化淳也不太讲究这些,在一大户人家住下,休息一夜,次日一早便带上随从以及白杆兵出了城门,奔着城东三里坡而来。

   刚走了不到一里地,官道边上的草丛里就窜出一队士兵,为首者举手示意:“来人止步!”

   秦翼明见状赶紧上前去招呼,说皇帝派大太监来见陈燮。这带兵的军官听说之后,赶紧派人去报信,回话道:“前方系军营重地,有军令在身,不敢放行。”

   曹化淳得了回报不过微微一笑,没有任何表示。很快陈燮就带着一群军官来了,而且没骑马,都是跑步前进,陈燮在前喊着“一二一”。夸夸夸的脚步声,听着就让人提神。

   “立正!”陈燮的声音中气十足,啪的整齐如一人的动作,看着就是眼前一亮。

   “陈燮见过曹公公!”面对曹化淳,陈燮还是很犹豫该怎么应对。如何见礼就是一个问题,没有给人下跪的习惯啊。这不,最终还是选择了单手横胸的军礼。

   曹化淳这个人,历史上是存在争议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说他是打开城门迎接李自成进城的那个人,后来一些历史学家,找到了曹化淳当时不在京师的证据,算是给他“平反”。就曹化淳的经历看,历史上的满人进京之后,有降清文人上书言,曹化淳开城卖国一事,由此也导致后来的史学家孟森、李文治等人,认同了这个事情。

   按说曹化淳是给那些被魏忠贤迫害的文官平反的负责人,为何文人还这么诋毁他?看罢史料的陈燮,对此的个人观点是,很可能在平反的过程中,一些文人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故此心怀怨愤,待改朝换代,跳出来诋毁之。反正是太监嘛,哪有好东西?

   中国历史上,太监名声好的很少,书写史书的又都是文人。笔在他们的手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赶上一个喜欢给祖宗脸上抹粉的“我大清”,明末历史乌烟瘴气就不足为怪了。即便是司马迁,在写李陵的时候,不也为好友说好话么?可见只要是人,就会有私心。

   抛开历史,站在陈燮面前三步之外的曹化淳,看上去除了没胡子以外,别的倒也很正常。就他这长相,就像朱时茂说的,“穿上这衣服,也是地下工作者。”总之就长相而言,绝对是是正面形象。

   似乎曹化淳也没有在乎陈燮的礼数问题,反而笑着上前道:“咱家不过万岁爷身边的奴才,此番来此,万岁爷有交代,不要拘泥常理,问几个问题就走。”

   既然曹化淳提到了万岁爷,陈燮就不能不乖乖的作势要跪下,口称:“草民陈燮,叩谢皇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不待陈燮跪下,曹化淳已经上前扶住,不想陈燮力气之大,根本就无法拦阻,吃惊之余,也只好看着陈燮结结实实的朝京城的方向三跪九叩。

   礼毕,曹化淳才伸手扶起陈燮,陈燮顺势请他入营内一观。曹化淳不紧不慢的往里走,行至大营之外,但见两排士兵肃立道旁。待他走进,便有军官道:“敬礼!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