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从兰若寺雕佛像开始

第144章 灭世

   这方先生,是太清的三尸之一……李奉宁心中一惊,深深看了眼被压在五行山下的方先生元神。

   元神散发着灰黑色的烟气,变得虚幻不定。

   李奉宁继续消化着方先生的记忆。

   方先生成形后,方才拥有意识。

   他知道,他是太清的分出来的第一尸,是太清成圣前的数种执念的结合,所以他只有太清一部分的记忆,一部分的法力。

   当他成形后,他发现自己所处的天地与自己记忆中太清所处的天地大不相同。

   天地间的灵气,似乎稀薄了许多。

   而且,他发现,三清不再存在于这个世界,而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人,则雕刻了三清的道像,将其供奉着。

   无论这个世界的人们如何恳求三清,三清都不会降下一丝神迹,在他的记忆中,这与三清之前的作为大不相同。

   他不知道,是三清无法再顾及这个世界,还是因为三清斩却三尸后,再无任何执念,对一切都不闻不问了。

   因为他是太清数种执念的结合,初涉人间时,他还不甚适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补全了自己的其他性格,将这数种执念压下去了,心性渐趋正常。

   不久后,他遇到了一伙修士。

   这伙修士虽然道行与他相差甚多,但却有着极为厉害的法宝。

   他认出了其中两个法宝,是太清曾经炼出来的风火蒲团和金刚琢。

   他不知道为何太清离开了这方世界,会把法宝留下。

   他问了那些修士,那些修士也说这是他们门派传下的,他们也不知道。

   他把他们杀了,然后获得了风火蒲团和金刚琢。

   ……

   初到人间时,他除了看到了太清的信仰之外,还看到了另一种信仰。

   他惊奇的发现,似乎尊崇这个信仰之人比尊崇三清一脉的更多,这个信仰,被旁人称之为“佛”,这个信仰的极度尊崇者,被称为僧人。

   说来奇怪,“佛”这个理念,他的记忆中也有,他的记忆,也即是太清的一部分记忆。

   当时,他觉得并非巧合,有心之下,便发现了有的僧人有着道行,会法术,一些法术,他也颇为熟稔。

   由此,他感到奇怪,一经了解,他才知道在太清还影响这方世界的时日,曾在这个世界降下了一个分身。

   这个分身在西行之时,将“佛”的理念和法术教给了西方的一个修行者。

   这个修行者,名为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得了太清分身“佛”的理念和法术,再凭着自己的理念和法术,游历世间,一朝顿悟,创下“大乘佛教”。

   当时的他,心想太清能够斩尸成圣,他经过修行后,应该也可,只可惜他只有太清的一部分记忆。

   于是,他生出了一见释迦牟尼的念头,想从释迦牟尼的口中得到当初太清分身与他具体说了什么,或许其中便有一些成圣之道。

   他听那些僧人说,释迦牟尼在西方灵山。

   ……

   当他到灵山时,却发现释迦牟尼一众诸佛,也与三清一般,离开了这方世界。

   而占据灵山的,则是那些佛的执念。

   他们三清一脉,叫“斩三尸”,而佛门,则叫“破执”。

   这些执念与他一般,被分出来一段时间后,便即成形了。

   虽然,那些真佛不在了,但那些真佛却把典藏留在了灵山。

   这些典藏中,应该有释迦牟尼等人破执之法。

   于是,他便与占据了灵山的一众佛之执念说道,要求借典籍一看。

   一众佛之执念拒绝了他。

   于是,他大打出手,打算将典藏强行抢来。

   不过,数合之后,他发现自己非是这些执念的对手。

   一番衡量之下,他施展了记忆中的法术,在这些执念的手底下逃脱了。

   ……

   逃脱之后又过了一段岁月,他先后遇上了其他两个太清三尸。

   他们三个,虽然都是太清斩下来的三尸,是太清的执念,但他们并不心灵相通,反而有时候还互相猜忌。

   他们三人,都有着太清的一部分法力和记忆。

   虽然,他们的记忆有一部分是重合的,但大部分都是不同的,他们有着许多不同的法术。

   但是,他们根本没有共享,甚至连一点交换,都是小心翼翼。

   眼前的方先生和另外两个太清之尸说起了释迦牟尼与灵山之事。

   另外两个太清之尸,显然也对成圣极感兴趣,于是,三尸便商议着攻上灵山,夺得佛门典籍。

   数日后,他们攻下了灵山,将占领灵山的诸佛执念尽数除去,从而得到了佛门典籍。

   他们在灵山上待了一段时日,每日阅读佛门典籍,三尸都将佛门典籍的全数内容记在自己的心中。

   然后,三尸便打算各自离开,并在灵山定下了下一个相见的时间与地点,到时,他们可以做些交换。

   ……

   他们下一个相见的时间,是在五百年后。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