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节
从多方角度上来看,剑主根本没有时间“作案”。
因为剑主和他们一样,都是第一次有机会出来行走江湖,稍微回想一下,一路上,长老们甚至连江湖恶徒、强盗、流寇之类的人,都没让剑主杀过。
所以,剑主应该是不太可能用焚天剑杀过人,哪怕真的杀过,也没杀过几个人。
这就是他们的答案。
“原来如此,多谢两位解惑。”荀武对两人的配合非常满意,在聊完了之后,继续给二人提供一些剑道上的建议,并一同讨论二人手中宝剑的剑意。
荀武对这两个年轻人的感观还不错。
尽管两人和他讨论焚天剑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出自私心,因为他们对荀武本人还挺崇拜的,说话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加上敬语,对荀武不管大的小的建议,都非常崇拜,动不动“不愧是荀捕头”“哇,太厉害了”甚至“这就是真武荡魔的思维吗!太强了”,让荀武听的都有点儿浑身起鸡皮疙瘩。
但荀武看的出来,两人虽然有私心,但更多是一种出于同门师兄情谊的,对师弟的维护。
因为他们觉得,他们的师弟并没有问题,所以他们才敢跟荀武说,所以才会有这一幕。
只是——
荀武心中有些困惑。
端正之前跟他说的十二把神剑的事情,荀武估计,端正自己应该也不能保证,他对十二把神剑都全部了解了。
因为他本人也只使用过【净土剑断尘缘】,其他几把剑的具体功效、细节上的差异,他肯定是不知道的。
而再结合一下,这两个人对如今剑盟的描述,参考一下,那个【剑主】的样子,荀武稍微有点儿不太好的猜测。
或许。
【焚天剑】的饮血,并不是荀武、端正概念中杀人提升,而是噬主提升。
首先是如今的剑盟。
或者说“新剑门”。
剑盟早就已经分崩离析,如今的剑盟虽然是当初剑盟的残系,但完全称不上是【剑盟】,更多是个门派,而他们的各个长老,基本上都有顽固的旧疾,哪怕是那个看上去没什么事儿的盟主,荀武也注意到了他身上一个相当明显、庞大的【破绽】,这证明他远没有他表面上那么自信、强大,与之相反,是一个外强中干的剑客罢了。
而剑盟的弟子,也就是这些十二神剑的持有者,是在上百个普通弟子中通过非常严格的选拔,层层筛选出来的。
剑盟不要求弟子的品格,不要求他们的文化,不管是夜叉剑还是虚空剑的持有者,都是靠着自己的剑术,从同门之中晋级,这才拥有的佩剑。
从这个思路上来看,剑盟的弟子比东山派这个超级大派还多,而资源又远远不如东山派,内卷程度,自然更加严重。
毕竟,东山派的长老们,那都是非常开明的,他们年轻的时候,个个都是花样大事,陈掌门更是“东岳剑师”,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宗师级高手,弟子如果真要刻苦修炼,他能提供资源和武功,而弟子若是想要放松,他也不会太苛责。
在这个基础上,因为周长老的存在,东山派门内的门风也特别清明,绝对不会因为某个弟子武功更高、更受宠,就会得到偏袒,当初张不默在门中武功堪称下下,被当时排名前四的孙不奇诬陷,这换到剑盟说不定就打个哈哈或者和稀泥、拉偏架过去了,但在东山派,周长老和陈掌门就一定会给张不默一个公道。
但在两个剑盟弟子的描述中,在现在的剑盟中,剑术够强、修为够高,就是能大声说话,武功更差的弟噵子,几乎只能默默承受!
这压力也太大了。
荀武皱紧了眉头,在把【夜叉剑】【虚空剑】的剑意搞明白,并帮两人提高理解之后,荀武开始了资料的翻阅。
和济世阁这种朝廷中都不怎么记录的门派比,像剑盟、刀盟、北方联盟这些曾经在江湖上搞出特大新闻的江湖势力,在朝廷的情报网中,那都是记得门清,虽然在来云州的时候,荀武只是简单地翻阅了一下情报,但并不代表他没有持续警报。
一是公主来的时候,自然也会顺路把情报带回来,二是江湖上有许许多多的密探,这些人在白玉盘没有回中原的情况下,都是直接对荀武负责。
虽然荀武听到风声,知道白玉盘他们也马上要回中原了,但就算到时候密探重新向白玉盘回报情报,荀武也一样能调用。
毕竟荀武如今可是盛晋首捕,再说了,哪怕荀武不是盛晋首捕,当初白玉盘追杀月似愁的时候,情报也是和荀武共享的。
而这之后,荀武自然也就把剑盟的相关情报都给看了一遍。
“内卷如此激烈吗……”荀武翻看着资料,心中不好的预感也就越来越强。
根据情报,剑盟自从分崩离析之后,残余之人试图重建剑盟,但因为缺少资源,内外受困,还要被一些刀客仇敌紧盯,所以日子过得一直不好。
而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又试图寻找流落在民间的十二神剑,又惹上了很多麻烦,为了把剑寻回,也付出了许多代价。
如今的剑盟,正处在一个青黄不接的阶段,如果后继无人,莫说是寻回全